《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课程名称(英):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Training
课程代码:074104011
课程类型:实践教学平台单列实验课程模块
适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等
方案版本:2021版
一、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实验课,本实验从应用角度出发,突出实用性,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员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特点,较快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缩短岗位适应期、优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加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可以帮助未来从事非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学生提升人员管理能力、有效借力人力资源、优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加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清晰认知人力资源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典型业务的岗位技能与工具方法、快速提升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3:基于理论模型构建HR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
课程目标 |
支撑权重 |
毕业要求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入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课程目标1 |
0.01 |
课程目标2 |
0.02 |
|
毕业要求4: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能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入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课程目标1 |
0.01 |
课程目标2 |
0.02 |
|
毕业要求5:具备较强的学习提高和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具备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 |
课程目标2 |
0.01 |
课程目标3 |
0.02 |
|
毕业要求7:具备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能从专业视角去科学分析和解决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 |
课程目标2 |
0.01 |
课程目标3 |
0.02 |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 性质 |
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 |
教学要求 |
对应 课程目标 |
1 |
企业认知 |
设计性实验 |
计算机、新道V人力系统 |
使学生了解企业结构、部门关系,提升企业认知。 |
课程目标1 |
2 |
全岗体验 |
设计性实验 |
计算机、新道V人力系统 |
体验公司各个岗位的特点,实现全员轮岗。 |
课程目标1 |
3 |
专项技能训练 |
设计性实验 |
计算机、新道V人力系统 |
招聘、绩效、薪酬、培训等专项技能方案设计与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4 |
业务问题解决 |
设计性实验 |
计算机、新道V人力系统 |
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解决公司各部门的各类问题。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五、各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 |
讲授学时 |
实验操作学时 |
合计 |
1 |
企业认知 |
1 |
1 |
2 |
2 |
全岗体验 |
2 |
2 |
4 |
3 |
专项技能训练 |
6 |
10 |
16 |
4 |
业务问题解决 |
4 |
6 |
10 |
合计 |
32 |
六、成绩考核及其基本要求
考核 环节 |
建议分值 |
考核/评价细则 |
对应课程 目标 |
出勤 |
10 |
每缺勤一次扣5分,三次缺勤者取消考试资格。 |
课程目标1 |
报告 |
90 |
1.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符合设计报告的相关要求。 2.语言简洁通顺,结构合理,独立完成无抄袭现象。 3.报告中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 4.报告中体现出一定的创新型。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七、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实验教学参考资源
1.用友集团新道公司,V人力指导手册。
2.王莹.《人力资源管理与实务》,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年7月。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编写者:张俊
审核者:张俊
批准者:孙相云
编写时间:2021年6月